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 > 辩证施治> 正文

治疗慢性肾炎要有全局观

2013年09月21日 16:40
字号:T|T

 治疗慢性肾炎,常偏重于肾。一般都是本着“肾为先天之本”的原则,且肾炎的症候多源于肾之弊,焉有弃肾图治之理?然而,肾固难弃,肺、脾、肝等脏器也不可忽略。因人体是有机之整体,且慢性肾炎病因复杂,故临证应慎思明辨,审其隐曲,立足于肾,勿舍他脏,视病情彼此兼顾为宜。

  慢性肾小球肾炎,临床多以蛋白尿、血浆蛋白低,水肿、高血压为主要症状,而水肿形成之机制,缘于肺、脾、肾三脏。肺有行水之功,脾有传输之能,然其关键在于肾之气化,命门阳气之蒸化。除以肺、脾、肾三脏失调,气虚、阳虚三焦气化功能障碍也为其因。治疗上首当温补三脏,通调三焦,这样才能奠定消除水肿之基础。肺应宣畅肺气,通阳利水;脾应助水湿运化,补气调中,温运脾阳;若肾阳不足,应温肾扶阳、助气化以利水道。

    治疗慢性肾炎之水肿,应以温、补、利为主,温肾助阳为君,淡渗利水为臣。切忌见水治水,而忽视扶阳。攻下逐水之法可用于邪感而正气未衰者,然不宜久用,免生伤正之弊。慢性肾炎常出现尿少或无尿,此乃肾阳不足,无力化气之故。尿少、无尿致尿中之废物不能充分排泄,废物积累留于体内,必致血液非蛋白氮递增,出现全身浮肿,脘腹胀闷、腰部酸痛、怯寒神疲,或便溏肢冷,舌胖色淡,脉来沉细尺弱,化验可见有大量蛋白尿,血红蛋白低下,尿中病理细胞及管形细胞随症而增。证属脾肾阳虚,水湿泛滥之候,治当温肾助阳,健脾利水。然水肿又有阳水、阴水之分;表水、里水之别。慢性肾炎多为阴水,里水,水久留不解,可使正气渐衰;若复感外邪,则水肿剧增,此情应从阳水论治,宣畅肺气,通阳利水。

  慢性肾炎常伴有血压升高之候,因肾气衰则肾脏功能减退,阴寒胜则收弓1拘挛,脉络不畅,血运受阻,致血压升高。治当温肾助阳,肾阳得复则阴寒自解,脉络扩张,血运畅通,治宜标本兼顾。若肾水不足,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者,应滋养肝肾、平肝潜阳。总之,慢性肾炎病情复杂,反复性大,必须辨证得当。重在治本,贵在坚持,不得混淆,机动灵活,方能由缓而愈。

网友评论:

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,点击查看
登录 (请登录发言,并遵守相关规定)

企业服务

推广信息
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1999-2009 TH55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
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