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 > 辩证施治> 正文

慢性肾炎的中医辨治

2012年01月20日 08:41中国中医药报
字号:T|T

  临床主要表现

  1.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,以青中年为多,男性多于女性。

  2.多为慢性起病,病程较长,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有明显不同,早期多数表现为蛋白尿或血尿,伴以管型尿,后期多有浮肿、贫血、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。

  3.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、管型尿或变形红细胞血尿。可有贫血。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。

  4.B超、肾图及肾活检可诊断慢性肾炎。

  中医分型

  1.脾肾阳虚  身肿日久,腰以下为甚,按之凹陷,不易恢复,脘闷腹胀,面色不华,倦怠乏力,纳少便溏,小便短少,舌胖大,有齿痕,苔薄白,脉沉细或沉紧。

  2.肝肾阴虚  目睛干涩,或视物模糊,头晕耳鸣,五心烦热,口于咽燥,腰膝酸痛,或梦遗,或月经失调,舌红少苔,脉弦细或细数。

  3.气阴两虚  面色少华,少气乏力,或易患感冒,午后低热,或手足心热,口干咽燥或咽痛,舌质偏红,少苔,脉细或弱。

  治疗方法

  1.汤药

  脾肾阳虚  金匮肾气丸加减。制附子(先煎)6克,肉桂1.5克,党参12克,白术10克,干姜10克,山药15克,茯苓20克,泽泻20克,金樱子、芡实各10克。

  肝肾阴虚  知柏地黄丸加减。知母12克,黄柏10克,生地20克,山药20克,丹皮10克,茯苓15克,泽泻15克,车前子(包煎)10克。伴血尿者加白茅根、蒲黄、大小蓟各10克。

  气阴两虚  参芪地黄汤加减。党参15克,黄芪15克,生地12克,山药20克,茯苓10克,丹皮10克,泽泻20克。

  2.中成药  肾炎四味片,每次6~8片,每日3次,口服。六味地黄丸、金匮肾气丸等可据证选用。

  3.针灸疗法

  体针:主穴:水分、三阴交。配穴:阳水配肺俞、合谷、人中;阴水配肾俞、阴陵泉,可加灸法。

  耳针:肝、脾、肾、皮质下、膀胱、三焦等。每次取2~3穴,中等刺激,隔日1次。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。

  4.单验方  ①干玉米须60克,清水洗净,水煎服。②西瓜皮、冬瓜皮、赤小豆各30克,水煎服。

  日常养护

  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劳累。饮食宜清淡低盐。蛋白尿为主者,及时补充蛋白质。预防感冒。定期复查肾功能情况。

网友评论:

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,点击查看
登录 (请登录发言,并遵守相关规定)

企业服务

推广信息
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1999-2009 TH55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
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